2018年浙江治水成绩单出炉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慧聪水工业网 水清景美,人水和谐,是浙江美丽“大花园”最为灵动的注脚。为守护这一“园”碧水、留住这水韵乡愁,2018年浙江从治污剿劣向全面巩固提升水质转变,全面实施了“五水共治”碧水行动。
水质转变美景现
日前,2018年浙江治水成绩单出炉:全省221个省控断面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84.6%,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满足功能要求断面占89.6%,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治水公众满意度83.26,同比提高4.84,支持度连续五年超96%;Ⅰ至Ⅲ类省控水质断面比例、治水满意度首次双破80。实现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抓根本治源头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污水直排一直是水污染的“罪魁祸首”,要从根本上治理好水环境,截污纳管是关键。
拱墅区作为杭州老工业区,区内河道曾经是“天然排污场”。六年前,拱墅区首次提出“污水零直排治本治源”的概念,并对所有排出口进行了标识,建立了“一口一档案”,初步解决河道的污染问题。2018年,拱墅区首批完成2个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和20个生活小区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彻底实现小区雨污分流,进一步巩固提升河道水质。
拱墅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只是浙江工作的缩影。2018年初,省政府在宁波市北仑区召开“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现场会,吹响了全省集结号。一年来,我省各地共建设改造城镇污水管网2210公里,建成了32个工业园区、210个生活小区、95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
除了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截污纳管、实现治水治本治源之外,我省还持续推进了河湖库塘清淤、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态配水与修复等治水工程,打造“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水环境,建设“美丽河湖”。2018年,全省共实现河湖库塘清淤8072万方,整治涉水地方特色重点行业规模企业231家,改造养殖场集粪棚1579个,规范化整治提升人海排污口105个,完成276个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建设省级“美丽河湖”30条(个)。
明确要求深化河湖长制标准建设
2018年,浙江持续深化河湖长制,于年初制定了《浙江省河(湖)长设置规则(试行)》,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河(湖)长设置总体原则和设置的具体要求,在河长制的总体框架下,将湖泊水库纳入湖长制实施范围,确立各级湖长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水库湖长原则上由水库安全管理政府责任人担任。
随后,我省又出台实施了《关于深化湖长制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水域空间管控、岸线管理保护、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治理和修复、执法监管等任务,建立“一湖一档”,编制“一湖一策”。
除了出台河湖长制意见规范,浙江省还完成3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改造工作,编制了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据了解,该标准实施后,既能每年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排放,又可倒逼提升污水防治前端治理和污泥处置,对全省地表水水质进一步巩固提升起到了标准助推和制度保障作用。
强化监督实施督查调研
2018年3月,浙江省治水办(河长办)副主任、省环保厅副厅长王以淼带队开启了新一年首轮专项督查,就2月份未达到国家“水十条”年度考核目标的断面,现场查找问题原因,约谈有关县、乡、村三级河长,督促当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
“第一次作为河长被约谈,感到压力很大,但对我们的污染防治工作是促进。”在这轮督查中,因河道水质总磷略微超标,未到达II类水的考核要求被约谈的丽水市松阳县县委副书记、松阴溪河长王立武坦言。
浙江省治水办(河长办)督查组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8年3月开始,类似的督查,省治水办(河长办)每月都组织开展一次,即“一月一督查”。这种督查主要采用现场明查暗访的方式进行。不定时间地点、不打招呼地直奔现场、直接检查和打分,对检查中发现的比较严重问题,及时进行了现场记录和摄影、摄像,并第一时间报告反馈、约谈河长。
除了‘一月一督查’,2018年我省还实行了‘一月一提醒’、‘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考评’督查机制,通过着眼“日常”、紧盯“平时”,切实做到“督”在日常,“考”在平时,变年终考核为过程考评。
通过“四个一”督查机制,一年来共现场约谈了问题断面的相关县、乡、村三级河长189人次,督促解决各类问题321个,有效推动全省治水工作从治污剿劣向全面巩固提升水质转变。
此外,浙江省将在2019年全面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能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河湖生态修复、防洪排涝能力、全社会节水成效、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督查督导机制、全民参与共治“美丽河湖等十大提升行动”,深化河(湖)长、湾(滩)长制,力争全省大花园河湖清清,美景依依,飘郁乡愁,留住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