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环保水处理“环保大拿”语录节选大盘点
慧聪水工业网 2018年很快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盘点环保水处理行业大拿在这一年中都说过什么吧:
习大大: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李总 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走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动和重塑,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发展仍处在爬坡过坎期,我们既有需要紧紧抓住的机遇,更要应对许多难以预料的新挑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时机、方式和力度,注重区间调控,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双创”升级版,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大发挥新动能对就业的吸纳作用。坚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走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李干杰:形成合力建设绿色“一带一路”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生态环境部部长、党组书记。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习主席多次强调,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携手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充分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五年来生态环境部在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上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在搭建合作平台方面,加快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发起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搭建中非、中柬环境合作中心等面向区域和*的生态环保合作平台。在开展政策对接方面,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举办“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国际高层对话等主题活动。在推动技术合作方面,设立“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推动我国企业发起《履行企业环境责任,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强人员交流方面,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环境管理对外援助培训班等,每年支持沿线*和地区代表来华交流培训。
陈雷:必须严守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红线
原水利部部长,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人水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标志。必须严守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红线,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湖美的美丽家园。
一是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坚持在水资源利用上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执行取水许可、用水计划管理等制度,有效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加强农业、工业、城市节约用水,积极利用非常规水源。建立健全节水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节水产业发展,推动用水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二是严格保护河湖生态空间。合理划定河湖生态空间,明确各类水域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用途管制措施,加强水域岸线开发利用管理。科学确定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优化水资源配置和水利工程调度,保障生态流量水量下泄,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三是深入开展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快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强化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扎实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小水电,促进河流湖泊休养生息。
葛察忠:环境经济政策是实现环境治理现代化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主任、研究员
环境经济政策是利用财税、价格、金融、交易等经济政策工具调控环境行为的政策手段,与行政管制性的政策手段相比,具有激励效果强、更加注重对经济主体的内生调控等特点,有利于激发经济主体实施环境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是国家环境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就是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推进环境税费制度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基于市场的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等,实现绿色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绿色发展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转型,是一种系统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环境经济政策作为一种调控环境行为、促进经济人理性选择的政策工具,是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曲格平: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环境革命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自从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对环境保护理论的探讨,许多学者对此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总的来看,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探讨更多集中在方法层面上,对理论的探讨还不系统不深入,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参与还很不够。
生态环境问题是个大的社会问题,必须有社会科学的更多参与。我认为,如果我们能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知识,做好生态环境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一定能把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环保知识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突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特色,提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我们对全球的环境保护一定会发挥更好的示范作用。
沈大军: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仍须进一步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不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同时,用水方式比较粗放,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世界先进水平的2~3倍。
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十八大以来,我国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当前治水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节水。由于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的变化和供水质效要求的提高,我国城镇供水在水源、制水、输水和用水等各个环节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一方面,水污染严重威胁城镇供水水源地安全,降低了供水安全性和保证率。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制水和输水环节也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自来水出厂水质、供水管网漏损和水质问题,以及二次供水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城镇供水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