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企业放缓“海淘”步伐 境外并购或将回归理性
慧聪环保网 在“一带一路”和PPP的“双风口”助推下,我国环保产业有望加速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开启了海外掘金之路,通过“走出去”战略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和理念。
自2015年以来,我国环保企业海外并购潮持续活跃,2016年更是被称为海外并购历史上最耀眼的一年。值得注意的是,两年来我国环保企业并购了不少国外环保企业,其中不乏大手笔的收购。
如今,多重利好之下,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2016年中国环保企业或其参与设立的环保基金共发起17例海外并购案,总金额超过260亿元,是2015年环保海外并购金额的5倍。
通过海外并购,环保企业实现了国际化布局,业务范围得以延伸,吸收融合先进的技术。种种迹象表明,海外并购为我国环保企业发展注入前进的动力,在多项政策的引领下,环保企业拥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也对海外并购这种方式更加偏爱。在今年前5个月中,博世科、巴安水务等企业就纷纷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其中,博世科的海外并购尤为值得关注。
1月13日,2017年开始还不到两周,博世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300万加元,通过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收购加拿大瑞美达克土壤修复服务公司(RX)100%股权及新建垃圾填埋场。
纵观上半年的企业收并购情况,2016年的并购主力云南水务、天翔环境等企业继续发力,东旭蓝天等跨界企业踌躇满志,一些经营不善的特许项目公司成为了强势环保企业的收购对象。
半年时间已过,下半年我国环保企业是否还会上演海外并购大戏,值得期待。在此背景下,业内不禁质疑:海外并购那么火,是否回报也非常可观呢?据了解,这两年中国环保企业并购的国外环保企业在业绩汇报上并非十分可观,甚至多家环保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公司在年报中业绩一栏为空白。
在巴安水务2016年年报中,巴安水务仅显示一家海外并购公司的财务数据,而德国ITN这一栏则显示为空白,瑞士LW公司及刚刚收购的美国DHT公司并未体现在财务报告中。
永清环保在2015年收购美国IST后,2016年又与加拿大MC2签订了股权收购框架协议。由于土壤市场化的成熟度不高,因此海外公司并未对公司净利润有大的影响,财务报表也未披露海外并购公司的经营情况。
因此,在今年,我国环保企业对于海外并购的态度开始慎重起来,逐步放缓“海淘”步伐。随着环保产业不断发展,各路资本也竞相涌入其中,相信未来的环保海外并购将更加多元化、理性化。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境外并购整体上正从前两年的非理性状态逐渐回归理性,未来围绕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境外并购案例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