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 展现水生态文明画卷

慧聪环保网 2017-09-21 14:44 来源:西安日报

慧聪环保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而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古都西安,有“荡荡乎八川分流”的历史延续,也有西北内陆严重缺水城市的现实挑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生态文明?西安,以科学系统的治水理念逐步完成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了西北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特色之路。

五策治水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之路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阊阖晴开昳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视察讲话时曾引杜甫在《乐游园歌》中对长安南郊“八水绕长安”旖旎风光的描述,并就陕西的工作提出了“五个扎实”的要求,其中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格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针对陕西环境保护,他要求一定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要紧抓江、河、山、坡综合治理,围绕“山青、水净、坡绿”的目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在全省实现追赶超越的大背景下,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被摆在重要位置。而西安,立足区域水资源实际,尊重顺应自然,坚持创新,通过“五策治水”和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等规划措施,逐步完成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了西北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特色之路。

推行河长制打造生态河清水河民生河

西安是北方特大型城市,大西安建设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日益增长,“水少”“水脏”“水患”问题长期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河长一来,把污染源直接掐断了,现在潏河水清清亮亮。”居住在潏河边的长安区居民不由自主为“河长制”点赞,“以前潏河水臭味很大,现在不臭了,水也清了,生活环境好了很多。”

为了巩固提升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成果,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2017年1月16日,率先启动河长制工作。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17名市级领导作为河长认领了19条市级主要河流,承担起守河治水的重要职责。确定区县(开发区)级河长252名,镇(街)级河长323名,村(社区)巡查员2772名,河道警长258名,总计3364名。

“要实施五策治水,抓好五个关键,打造惠及市民群众的生态河、清水河、民生河。”6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在周至县召开的西安河长制现场会上的讲话更是让那幅山清水秀、天蓝云白的美丽画面在西安市民眼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逼真。

开源节流“六水并用”保护修复水生态

如何实施开源节流,保护修复水生态,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在水资源配置方面,我市改传统的“地表水、地下水”联调模式为多源互补模式,实现由“两水联调”(地表水、地下水)向“六水并用”(调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截留雨洪水、调剂生态水、用足再生水、用好地热水)转变,有效缓解了生活、生产和生态争水矛盾。

走进户县玉立芳华幼儿园,一座新建的60立方米的蓄水池清水荡漾,波光潾潾。据幼儿园负责人介绍,这是2016年新建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项目总投资116万元,市级财政补助20万元,配套人工湖一座,水净化处理设备一套,雨水收集管道500米。项目年收集利用雨水总量3750立方米,经简单处理后,可用于绿化灌溉、景观喷泉等,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